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世界扣篮第一人

世界扣篮第一人

2025-07-07 00:23:27 [探索] 来源:白驹过隙网

  贺兰黛色青,塞上云天阔。聚人进经济焕

  地处中国大陆版图几何中心的气拓宁夏,发展热潮涌动。市场

  今年一季度,共奋宁夏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发新世界扣篮第一人增速位列全国第五,活力这是塞上江南宁夏连续11个季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起势有力的聚人进经济焕宁夏跑出“加速度”:重大项目满弓劲发、文旅融合创新出圈、气拓特色产业奋楫扬帆、市场闽宁协作共促振兴……“塞上江南”正展现出向上、共奋向好、发新向新的活力发展景象。

  聚人气:文旅引流激发新活力

  “来宁夏,给心灵放个假。”近年来,集黄河之灵秀、大漠之雄浑、高山之壮美于一体的宁夏,成为国内长线游热门目的地。携程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宁夏旅游订单同比增长17%、机票订单增长21%,接续“五一”假期的火热。

  2025年的第一天,人们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山滚钟口景区笔架峰附近迎接日出(2025年1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在宁夏银川市,“滚钟口日出之约”和“览山落日大合唱”成为许多游客必打卡的网红项目。在贺兰山巅,观云海翻涌,看绝美日出;在览山公园,览湖光山色,赏落日晚霞,与舞台乐队激情大合唱。现场视频频频登上网络热搜,不少人感叹:“没想到,原来你是这样的宁夏!”

  “当前旅游不再是单纯的景观消费,游客更期待场景体验和情感共鸣,这两年来,我们精心策划一系列活动,让老景区焕发新活力。”银川文旅集团董事长张帅说,去年“滚钟口日出之约”推出后,已累计吸引10万人次参与;览山公园引入演唱会等文化活动后,人气猛增,今年“五一”假期就迎来30万人次客流。

  游客在宁夏银川览山公园观赏贺兰山日落(2024年7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毛竹 摄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日出日落”催生“浪漫经济”,nba0.1秒绝杀是谁“沙漠+星空”让宁夏“星星的故乡”文旅IP火爆出圈,通过文旅融合创新实践,“塞上江南”的山水画卷变为人们可观、可感、可游的诗意栖息地。

  游客在“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内观看表演(2025年6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夜幕降临,“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的夜游大戏开启。在羯鼓羌笛声中聆听万年前贺兰山岩画的“自白”,在《贺兰山盛典》史诗大剧中置身“历史现场”,在“花儿”“坐唱”等宁夏传统艺术中领略西北文化的魅力,与上百位非玩家角色(NPC)互动……在这里,一步一景皆穿越。

  开业短短两年,这座小镇已成为宁夏文旅新晋“顶流”,累计接待游客218万余人次,营收2.6亿元。“我们深度融合历史场景、非遗技艺与当代艺术表达,不断创新演艺产品,从今年‘五一’假期开始,每日总演出时长从4小时增加到了7小时,拉长夜游消费链。”“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决策委员会主任杨涛说。

  外国友人在“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内观看演出(2025年1月14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活化”历史文化资源,释放文旅消费动能。戴着虚拟现实(VR)眼镜,“走进”数字化复原的神秘西夏陵地宫;化身考古探险家,在水洞沟遗址探索史前文明;爬上六盘山,在沉浸式实景演出中感受红军长征的苦难辉煌……一系列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持续吸引着全国游客。

  “人气流量”变“经济增量”。2024年,宁夏累计接待国内游客8124万余人次,游客旅游花费766亿余元,同比分别增长16%和17.65%。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宁夏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激增超过一倍。

  拓市场:特色产业打开新局面

  今年1到4月,宁夏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制造业贡献突出。

  中国煤科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重型刮板输送机供应商。走进公司生产车间,只见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当前我们正在满负荷生产,订单已排到10月了。”天地奔牛副总经理石涛欣喜地说,“十四五”以来,公司年度新签订合同额从30亿元增长到近50亿元,一年一个台阶。

  “这离不开公司一直以来对研发的重视。”石涛说,近年来,公司建成多个国家级、省部级创新平台,在煤机装备性能方面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引领产品迭代升级,核心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55%,还出口到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宁夏以科技创新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升级,加快创新主体培育。2024年,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700家,三年翻了一番。全球最快高铁用上“宁夏造联系枕梁”、长征火箭用上“宁夏煤制油”……一个个行业“单项冠军”在全国市场浪潮中奋楫争先。

  工人在宁夏沃尔丰酿酒葡萄种植基地转运采摘下的酿酒葡萄(2024年9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向“新”而行,因“特”而兴。贺兰山东麓,留世酒庄内一派忙碌景象,5800多瓶葡萄酒即将发往法国巴黎。“不久前刚追加的订单,为了赶法国7月国庆活动。”留世酒庄运营总监郭晓恒说,自酒庄3年前登陆法国市场,订单持续不断。

  宁夏是全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近年来,宁夏葡萄酒以国际市场为突破口实现逆势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宁夏葡萄酒出口额1375余万元,同比增长约42%。

  游客(左)在位于银川市的留世酒庄品鉴中心内参观(2025年6月1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我们助力企业参加境外专业葡萄酒展览会,高频次组团亮相进博会、消博会等国家级展会,精准对接目标客户群体。”宁夏商务厅副厅长庞子杰说。目前,宁夏已培育出30家知名葡萄酒进出口企业,产品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作人员在位于银川市贺兰县的宁夏百瑞源枸杞包装车间打包枸杞产品(2025年2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走差异化发展路子。宁夏确定了葡萄酒、枸杞、牛奶等“六特”产业,精耕细作、持续发展。目前,宁夏葡萄酒酒庄酒、枸杞深加工产品产量保持全国首位,生鲜乳产量占全国市场10%左右,一批“宁字号”农产品“出海”又“出圈”。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行的2025年杜塞尔多夫葡萄酒与烈酒展上,参观者品尝中国宁夏产区的葡萄酒(2025年3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向 摄

  乘“数”而飞,蓄能未来。当前,宁夏努力将数字经济打造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增长极”,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枢纽建设,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计划达到2200亿元。

  腾讯、中国电信等25个数据中心项目加速落地;建成全国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形成标准机架14.2万架,智算算卡11.6万张,算力规模约7.4万P,智算规模全国第三……算力基础设施“底座”不断夯实。

  共奋进:闽宁协作展现新面貌

  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2025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闽宁协作是东西部协作的典范。作为闽宁协作的生动例证,闽宁镇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万元。携手近30年的闽宁“山海情”,精彩“续集”还在上演。

  在闽宁镇,闽宁协作的最新成果——闽宁产业园正在火热建设中。“去年开始招商,有18家企业入驻。原本打算用4到5年时间把园区填满,现在已经完成50%了,比我预期要快得多!”宁夏闽宁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雄,望着一栋栋新厂房,满脸兴奋。

  产业园引来“归巢燕”。在闽宁镇福宁村长大的“90后”马靖东,大学毕业后在西安创业,公司年产值达到2亿元。不久前,他在闽宁产业园摘取50亩地,计划把公司研发生产的无人机组装项目落地家乡。“年底就能投产,我想为建设家乡出一份力。”

  位于宁夏银川市永宁县的闽宁产业园(2025年6月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

  产业振兴一直是闽宁协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闽宁两地加强产业合作、优势互补,深化拓展“福建企业+宁夏资源”“福建总部+宁夏基地”等合作模式,完善产业对接“传送带”。去年,宁夏12个闽宁产业园新入驻企业154家。

  人才是协作的“活水源泉”,健全双向挂职锻炼机制、选派专业科技人才、擦亮劳务协作“金字招牌”……闽宁两地强化人才交融,为宁夏乡村振兴培养人才力量,不断增强自我“造血”能力。

  33岁的宁夏小伙子母得余,2021年从闽宁共建的宁夏飞毛腿技工学校毕业后,定向进入福建飞毛腿集团就业。得知公司在家乡建厂后,去年他从福州回到家乡,凭借熟练的技术,担任车间制造部组长。“相同的工作回家也能干了,交完五险每个月到手5000多元。”

  如今,宁夏的闽籍企业和商户近7000家、安置当地劳动力就业10万多人,5万多名宁夏人在福建创业就业、年均创收超过10亿元,闽宁协作从单向的扶贫解困发展,已迈入经济合作、产业对接、商贸往来相融合的互利共赢新阶段。

  山海不为远,携手向未来。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塞上大地“山海协奏曲”激越动人。

  文字记者:刘紫凌、张宋红、马丽娟

  视频记者:王鹏、冯开华、杨植森

  海报设计:常清潭

  统筹:陈炜伟、戚文娟、李逾男、孟洁、程昊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 服装时尚文案春装图片(服装时尚文案春装图片大全)

    服装时尚文案春装图片(服装时尚文案春装图片大全) 服装时尚文案春装图片服装时尚文案春装图片大全)来源:时尚服装网阅读:6127急需有关服装,时尚,潮流的经典语句时尚瞬息万变,而风格永久不衰。人必须要有风格。风格带你走下楼梯、陪伴你每日起床,它是一种生 ...[详细]
  • 西瓜这么吃,比砒霜还毒!

    西瓜这么吃,比砒霜还毒! 俗语常说:“春吃芽,夏吃瓜”。炎炎夏日,谁能拒绝红瓤绿皮的西瓜呢?不吃西瓜的夏天,是没有灵魂的!而每个人吃西瓜的方法也不太一样:常规版:切成小块,一块块慢慢吃;进阶版:对半切,拿勺子挖着吃;文艺版:花 ...[详细]
  • 不出汗,人不安,盐蒸房健康出汗让你心安!

    不出汗,人不安,盐蒸房健康出汗让你心安! 汗液黏、有异味这就是汗液给人的第一印象,身体出汗多让每个人都很厌恶,所以大部分人都在想方设法的避免出汗,殊不知你这样的做法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自己的身体健康了。平时出汗少,毒素排不净、免疫力下降,患 ...[详细]
  • 高考倒计时,饮食要点要记住!加油吧,少年!

    高考倒计时,饮食要点要记住!加油吧,少年! 受疫情影响,2020年高考时间安排在了7月7~9日,共3天。前天,教育部再次发布消息: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用最严举措做好高考工作,确保实现“平安高考”“阳光高考”“公平高考”。一个是 ...[详细]
  • 2022年春运今日启动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紧俏

    2022年春运今日启动 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紧俏 2022年春运从1月17日开始,至2月25日结束,共计40天。记者从泉州市春运办获悉,根据初步研判,今年春运期间泉州营业性道路客运压力将进一步减轻,铁路、民航出行占比进一步提高,私家车出行量持续增长, ...[详细]
  • 人最怕虚,所有病都是从“虚”开始,艾灸补虚很有一套!

    人最怕虚,所有病都是从“虚”开始,艾灸补虚很有一套! 先虚而后病中医认为,无论什么病,都是先虚而后病。因为“虚”的人,病邪才会趁虚而入,否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邪难以入侵,内邪也难以产生,就不容易生病了。虚的表现有很多,比如疲乏无力、精力不济、情绪 ...[详细]
  • 拔罐虽好,但非人人适合

    拔罐虽好,但非人人适合 夏季拔罐是很多人推崇的养生方法,但是拔罐疗法,对于我们来说,真的人人适用吗?在夏季拔罐,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夏季是拔火罐的旺季,和其他季节相比,夏季阳气旺盛,人体的气血也最为充盈,经脉之气流畅,肌肤穴 ...[详细]
  • 长期戴口罩,总是有口臭,是什么原因?

    长期戴口罩,总是有口臭,是什么原因? 疫情期间,戴口罩是我们每天的常规操作,虽然现在国内的疫情控制的已经比较好了,但相信很多人每天依然还是会戴口罩,做好预防工作,于人于己于社会都是一件好事。对一些人来说,戴口罩没有什么困扰,但对有些人来说 ...[详细]
  • 今年,您家燃气安检了吗?

    今年,您家燃气安检了吗? 掌上梅州讯根据《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管道燃气经营者应当每年为燃气用户免费提供至少一次入户安全检查,燃气用户应当配合入户安全检查。”为进一步有效降低户内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梅州中燃严格按照 ...[详细]
  • 茶里2片它,1杯顶13杯!

    茶里2片它,1杯顶13杯! 对中国人来说,喝茶养生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是最重要的营养,但是就是这样出色的营养素,不是你想拥有就能得到的。茶多酚有个特性,在高温情况下会有更多的释放,也就是说温度越高吸出的量就越 ...[详细]
热点阅读